很久没写博客了,主要是忙,忙着表演。然后是懒,懒得动弹。生活中无尽的表演已经消磨了自我,也没有什么表达欲望了,好在朋友圈现在还是照常发的。转过来记录一下。

结论就是 这片蛮荒之地赚钱的法子依然很多,人口红利过后可以收割一波智商红利,或者说是人性红利。
是的,被驯养的人性与思维定势,这片土地独有的文化瑰宝。
关于中国内容产业定位和未来,这个命题我思考很久了,现在姑且有比较完整的答案,可以分享一下。
首先是关于优质内容,首先是不能,其次是不配。框架设计上不允许超出预期的内容出现,从根本上限制了创作本身,此谓不能。群众见识少目光短浅,作为被框架设计的符合预期的表现,更不能倒逼产业进步,此谓不配。然受众在此框架中并没有错,但是确实在做万恶的事情,放大思维定势与自我阉割,纵容垃圾内容荼毒自己并以为乐,无错但有病。
再说产业定位,国内内容产业的定位主要是两个。一个是政治工具,一个是洗钱工具。前者稳定意识形态愚昧民众,后者协助完成财富转移。上述框架中冗余的自由度受审查力度动态调整影响,近年呈明显收缩态势。
裂隙,逐渐拉伸的鸿沟,墙里的人迟早都要把骑在墙头上的人拉下来,把这里再度变成苦难的乐园。
文章评论